查看原文
其他

在新疆发现了唐代“罗马浴场”?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玩笑

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-03-24


 

近日看到一篇报道,说是考古学家在“新疆发现唐宋时期浴场,兼具罗马与中原风格”。这个浴场就在新疆奇台县“唐朝墩”故城遗址,据说,因为这个浴场是“半地穴式结构,由上下两层建筑空间构成,下层为烟道和供热系统,上层为浴场使用的活动空间”,即今天所谓的“地暖”模式,所以,有专家认为,这是来自于古罗马采暖技术,有报道索性直接称之为中国的‘罗马浴场’

该遗址位于唐朝北庭都护府所在地,距北庭故城遗址约30公里地。考古发掘团队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判断,唐朝墩遗址始建于唐早期,到公元14世纪逐渐废弃。而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分析,浴场修建时间应该在唐宋时期,后被改建沿用,约公元13世纪末废弃。

这一时间与史书记载相符。贞观十四年,唐军平高昌以其地设庭州;长安二年在庭州设立北庭大都护府,统辖天山以北、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地区。安史之乱后,这里虽经吐蕃、西辽统治,但一直是高昌回鹘的区域。其后,为蒙古大军所统一。

也就是说,浴场的建设时间与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(庭州)的时间是一致的。

据史书记载,唐朝在北庭都护府驻军多达2万人,其主力正驻扎在这一地区。岑参的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”,就是写于这里。

中国人自古就特爱干净,围绕着“用水”讲卫生,专门创造了好多的专用文字。据《说文解字》:

盥,澡手也。(即洗手)

洗,洒足也。(即洗脚)

沐,濯发也。(即洗头发)

浴,洒身也。(即洗全身)



这才叫“洗澡文明”

念过中学的人都能背诵白居易《长恨歌》中这几句:

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

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

杨贵妃在华清池洗浴的时候,唐朝北庭都护府的广大官兵,也要洗澡。众多的官兵,必然需要规模巨大的澡堂。北疆冬季天气寒冷,自然需要解决采暖问题,以确保官兵身体健康。于是,这里的澡堂建有地暖设施。

那么,唐朝是否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暖技术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
最晚在战国时期,中国就已经掌握壁暖技术。考古证实,战国时期秦国的宫殿,就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壁暖技术。据20201220日《华商报》(标题《西安阎良发现秦后宫遗址 清理出浴室、壁炉等遗迹》):

 

“从2018年到2020年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,对遗址内三号古城北侧区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考古发掘,完整揭露了栎阳城遗址的多座宫城建筑,以及浴室、壁炉等设施和灶址、水井等生活遗迹,清理出了战国秦汉宫城区域内的‘后宫’区。”


这一类的考古发现,早就见诸报道。因为早在1974年的秦都城遗址考古中就发现了壁炉设施。

早在汉朝,采暖技术已经用于温室种植,据《汉书·召信臣传》:

“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,覆以屋庑,昼夜然蕴火,待温气乃生。”


可见,2000多年前,中国又已经掌握温室种植技术,可以让身处西安的皇帝一年四季吃上新鲜蔬菜瓜果了。

在中国北方,广为人知、最为普及的冬季采暖方式,便是家家户户建有火炕。

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,最晚在汉朝,火炕便进入了民居。2006年,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镇东黑山村考古,发现了汉代大面积的建有火炕的民居遗址,面积达150万平方米。20133月,东黑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火炕,本质上就是一种地暖与壁暖相结合的采暖方式。

最晚在北魏时期(386—534年),大型的地暖设施就诞生了,并见诸于历史文献,《水经注》卷十四:

“《魏土地记》曰,蓟城东北三百里,有右北平城。鲍邱水又东,巨梁水注之。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。西南流迳观鸡山,谓之观鸡水。水东有观鸡寺,寺内起大堂,甚高广,可容千僧。下悉结石为之,上加涂。基内疏通,枝经脉散。基侧室外,四出爨火,炎势内流,一堂尽温。”



这便是典型的地暖形式了。北魏时期,在今河北丰润县的观鸡山,有一个观鸡寺,寺内有一座可容纳前人的大堂,堂内石地板下设有蜘蛛网般的暖气通道,与室外的炉窑相连。炉窑生火后,“一堂尽温”。

在二、三百年前,欧洲来华传教士在中国见到了地暖设施,并将之详细介绍给了西方。

1773126,乾隆皇帝接见了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一行。在《北京传教士蒋友仁神父致某先生的信》中(《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——中国回忆录》第六卷(大象出版社,20055月)第24页),他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:

“由于当时正值严寒,房间中央有个装满燃烧着的火炭的青铜火盆,它被搁在一个底座上,火炭上盖着炉灰以便气温适中。除这类火盆外,中国还使用烘箱式的取暖方法,即在房间地面下布设管道,使之与建在房间外面窗户对面处的炉窑相通,炉窑点燃后,其热量经由管道使房间地面升温,从而使整个房间均匀地变暖,而且既无烟尘,也无异味。不过皇帝不大怕冷,所以很少让人点炉窑。”


实际上,在乾隆皇帝的房间里,蒋友仁并没有见到地暖,因为:

“陛下房间里从没有椅子,也没有凳子……地面上当然是铺着地毯的。”



    那么,蒋友仁是怎么知道这房间里有地暖的呢?请看本页的一句简单的注释,请注意,这是“原注”:

“比较高裕的人家常用此法取暖。传教士就此向法国寄去了准确详细的说明。——原注”


可见,在当时的北京城,地暖是十分普及、富裕人家必备的一种采暖设施。因此,蒋友仁断定,乾隆皇帝的房间里一定也是有的。

欧洲有这个吗?当然没有!否则,蒋友仁就不会如此细致的描述地暖的建设方法;更不会发生“传教士就此向法国寄去了准确详细的说明”的事情了。

按照西方所撰写的现行西方史,1500年,西方人开始复兴 “古希腊罗马文化”,诞生了文艺复兴运动。经过长达二百年复兴,西方人因为完全领会并且超越了古希腊罗马,于是,掀起了启蒙运动高潮。

据说,古希腊、罗马人特爱洗澡。尤其是古罗马人,到处建公共澡堂。澡堂文明,是古罗马文明的一张亮丽的名片。

众所周知,在18世纪的欧洲,不洗脸不洗手、随地大小便、乱扔死尸之类,依然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
如果说西欧人唯独忘了“复兴”古希腊罗马的“洗澡文明”,那么,随地大小便、乱扔死尸,不知该如何解释?

难道是:西欧人在几百年的文艺复兴、启蒙运动中,发现了无数的古希腊罗马雕塑,发现了大片的古希腊罗马建筑,唯独没有发现古希腊、罗马澡堂?

难道是:众多的建筑学家、画家、数学家、医学家们,包括达芬奇等人,早就发现了无数的澡堂,但是一直没弄明白是干啥用的?

唯一的可能是:古希腊、罗马澡堂本来就是子虚乌有。

近些年,在丝绸之路进行考古,什么东西都往“古希腊罗马”上扯,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。



相关文章,点击:

元朝色目人的中国化

数字证史:四个古希腊人口数据,证明古希腊史均系伪造

波斯帝国是虚构的伪史,不可作为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

就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》中若干问题向葛剑雄先生请教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